百年贡嘎:人类的雪山探索之路 - 景区快讯 - 海螺沟景区官方网站

更新时间:2021-02-10 06:00:03      浏览量:824

百年贡嘎:人类的雪山探索之路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谁能极之

冯翼惟象,何以识之

巍巍雪山,洋洋江河

蜀山贡嘎,百年求索

01引子

人类对未知事物,有天生的敬畏,对自然有探索的本能,两千多年前,屈原发出对天地万物的第一问,两千多年后,人类对贡嘎的百年探索,亦是对自然真相的苦苦追寻。

02木雅贡嘎

贡嘎群山,北起康定折多山口,南抵泸定田湾河,东到大渡河,西至雅砻江,在川西高原上,纵横6000多平方公里,贡嘎山主峰海拔7556米,是世界上高差最大的山之一,也是横断山第一峰,正如一尊冰雪巨人,矗立在纵横交错的雪域天国,贡嘎,是木雅藏人的家园,融合了党项人和藏人文化的他们,在漫长的历史中,在这里放牧、耕种,喝着酥油奶茶,跳着木雅锅庄,把贡嘎当做心中的神灵,感谢雪山馈赠的恩典,敬畏又依赖,就这样相处了千百年。

03早期探索

好奇、勇气和坚持,人类与生俱来的品格,是对自然的渴望和真理的向往,在远古时代就刻在基因里,依靠它人们战胜了恶劣的自然环境,人类迫切地想要知道更多,不断扩大对周围世界的探索,十九到二十世纪,新一轮的地理大发现席卷全球,从大航海时代走来的西方探险家,披荆斩棘想要闯出自己的路,1878年奥地利人劳策最先进入贡嘎山区进行考察,但这次考察仅仅在历史上留下只言片语,真正使贡嘎出现在世界面前的,是美籍奥地利人约瑟夫·洛克(Joseph F. Rock

▲美籍奥地利人约瑟夫·洛克,他几经辗转来到贡嘎,为雪山拍照、绘图、测量高度,当时探险家的测量方式是这样的:以个人感受、气压估测自己的海拔,用指南针测量山顶的角度,利用估测的水平距离和角度的关系,计算出大概的山顶高度,相对粗略的测量方式,结果必然不能精确,错误的结果导致,洛克以为自己发现了世界最高峰,激动地在电文中写道:“贡嘎山是地球上最高的山峰,它的海拔30250英尺(即9220.2米)发现和测量者——洛克。”

▲洛克的文章《贡嘎荣光(The Glories of the Minya Konka)

来源:etsy.com,洛克的鼓吹让贡嘎名声大噪,这个无意间的错误,让不少外国探险家慕名而来,挑战“世界第一峰”

但“蜀山之王”,并不是一位仁慈的君主,贡嘎处在青藏板块东缘,印支运动和燕山运动,刻画出大地貌骨架的雏形使贡嘎山主峰高耸于群峰之上,发达的山风和谷风,南北走向的大雪山脉,截留下来自东南和西南方向的大量水汽,让贡嘎潮湿多雨,冰川作用、寒冻风化作用和流水作用,塑造着贡嘎山的种种地貌地形,也让贡嘎成为比珠峰更难攀登的“天险”多变的天气和陡峭的地势,在那个科技并不发达的年代,让贡嘎熄灭了太多探险家的荣光,雪崩和滑坠,将登山者掩于风雪之下,据不完全统计,时至今日,贡嘎也只有三十余人成功登顶,但危险,不能阻止人类探索这座雪山的脚步。

04全面科考

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第一次青藏科考序幕逐渐拉开,这是川藏线上科学考察工作中最艰苦的年代,贡嘎终于迎来了中国人的脚步,1957年中华全国总工会登山队,来到贡嘎山进行考察。这是一支由登山队员,和科研工作者共同组成的“国家队”历经重重危险,6名队员成功问鼎贡嘎,但也有人,永远长眠于这云顶天宫之上

▲登顶贡嘎山的中国登山队队员

史占春、师秀、彭仲穆、刘连满、国德存、刘大义

▲当年报纸上发表的纪念贡嘎山四烈士的文章

参与此次科考的“冰川教授”崔之久,在这里写下了中国第一篇,研究现代冰川的科考论文——《关于贡嘎山现代冰川初步观察》并以此文纪念在这次科考过程中英勇牺牲的战友

▲崔之久 地理学报, 1958, 25(3).

这次考察让贡嘎迎来了更全面的综合研究1979年—1980

当时还是中科院成都地理研究所,(现在更名中科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发起了对贡嘎地区,地质、地貌、气候、土壤、植被的研究,考察队员每天需工作十几个小时,物资也及其匮乏,艰辛自不待言,考察中形成《贡嘎山植被》和《贡嘎山地理考察》论文集是当地环境和自然资源一个较为全面的研究资源。

1981年以孙鸿烈院士领衔的科学家,着眼布局横断山地区的综合科考观测研究,考察时间长达4年,40多个单位,数百位科研工作者参与本次考察,最终形成《青藏高原横断山区科学考察丛书》。

▲《青藏高原横断山区科学考察丛书》之《横断山冰川》(科学出版社 1996-06

▲《青藏高原横断山区科学考察丛书》之《横断山区鸟类》(科学出版社 1996-01

▲《青藏高原横断山区科学考察丛书》之《横断山区维管植物 上册》(科学出版社 1996-01

涉及植物、动物、地质地貌等多个学科,当时的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在贡嘎地区收集了大量数据,绘制了第一幅贡嘎山冰川地貌分布图,并重新测量贡嘎山高度。

1988年,在各位科学家经反复论证,中国科学院最终选择贡嘎山东坡的海螺沟,着手建立中科院高山生态系统观测试验站(简称贡嘎山站)1996年贡嘎山站基本完成,建成了野外综合观测用房以及进行森林生态系统指标体系观测与信息传输的先进仪器设备,贡嘎山站把多层次山地生态系统和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作为研究的重点,探索山地生态系统的规律,预测大区域环境演变趋势,为合理开发利用山地资源,保护和改善山地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在青藏高原高山森林生态,冰川作用与环境演替研究中,贡嘎山站留下煌煌巨卷。

05今日贡嘎

时间到了2018年,李宗利团队登顶贡嘎,距离上次国人登顶已经过去整整61年,在中科院贡嘎山站建站20周年之际

崔之久教授再次来到贡嘎,与之不同的是,这次是乘坐缆车索道上山,曾经的天险贡嘎已经成为中外闻名的旅游景点,人们可以从任何角度沉醉于贡嘎的美,山川日月,一草一木

都是脆弱的高原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为了保护贡嘎,在这里建立了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06结语

贡嘎的形成早于人类的出现,在遥远的未来时光里,都将与我们长期共存,不管是敬畏还是依赖、好奇、勇气还是坚持

在对贡嘎越来越多的了解中一切都变得清晰明朗,在这种变化和千百年的羁绊中,人类也不断反思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的探测器早已到达深海、深空、深地,但人类的探索也永不止步因为,山在那里,山不来就我,我就去就山。

四川文旅厅×科学出版社联合推出

参考文献:

[1]贡嘎山地区地貌特征及地貌发育史 中科院机构知识库http://ir.imde.ac.cn/handle/131551/6484?mode=full&submit_simple=Show+full+item+record

[2] (郭伟其. 如何进入艺术史——闯入中国艺术迷宫的西方探险家[J]. 中国美术馆, 2011, 000(012):30-37.

[3]苏珍, 宋国平, 曹真堂. 贡嘎山海螺沟冰川的海洋性特征[J]. 冰川冻土, 1996(S1):51-59.

[4]苏珍, 梁大兰. 贡嘎山海洋性冰川发育条件及分布特征[J]. 冰川冻土, 1993.

[5]崔之久. 贡嘎山现代冰川的初步观察——纪念为征服贡嘎山而英勇牺牲的战友[J]. 地理学报, 1958, 25(3).

[6]中国科学院成都地理研究所. 贡嘎山地理考察[M].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1983.

[7]王晨绯, 郑千里. 筑梦贡嘎山——走进中国科学院贡嘎山高山生态系统观测试验站[J]. 科学新闻, 2012, 000(008):P.86-89.

[8]王根绪, 程根伟, 刘巧,. 全球变化下的山地表生环境过程:认知与挑战——中国科学院贡嘎山高山生态系统观测试验站建站30周年回顾与展望[J]. 山地学报, 2017(05):4-20.

[9]宋明琨.贡嘎山的气候特点[J].气象,1985(03):18-21.

[10]张文敬. 海螺沟科考纪行[M]. 巴蜀书社, 2010.

[11]龚伯勋. 木雅贡嘎[M]. 巴蜀书社, 2004.

[12]投稿|青藏高原上的科考往事  重庆大学报

[13]贡嘎山的早期探险考察史,领略前人的执著与情怀!http://www.360doc.com/content/20/0110/15/68279916_885420311.shtml

[14]胡子华. 洛克在华27:是探险家还是投机者[J]. 文史博览, 2017, 000(004):40-41.

 

网站类容多为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六神源码网 出售域名-六神源码网 网站出售-六神源码网 微信公众号抽奖-六神源码网 vr全景制作-六神源码网 网站出售带数据-六神源码网 听歌-六神源码网